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引领我校广大教师争做“四有”好老师,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、为国育人的立场,履行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,我校特举办本次以“渲染师德底色 砥砺师风师魂”为主题的教师演讲比赛。
有人说,师德是光,照亮了学生的生命;有人说,师德是火,点燃了学生的热情;也有人说,师德是一种力量,可以让身为教师的我们,平凡、踏实、奉献一天又一天,一年又一年……希望这次师德演讲比赛,可以展现我校教师的良好形象,提高师德修养,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,使学校教育教学向优质、精品教育发展,做区域教育的领跑者。
通过教师自愿报送,本次共有十一位教师走上舞台参加演讲比赛,并最终推选出两位教师代表我校,参加保税区演讲比赛。比赛根据演讲内容、语言表达、综合印象、现场效果这四个方面进行打分,根据综合分数依次进行排名。
参赛的11名教师饱含深情地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点滴故事,她们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对师德的理解。
傅洁云老师《用爱浇灌,拭目以待》,以爱之名,用耐心浇灌如花般的孩子们。正如傅老师所说:“只要给孩子们时间,她们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,即使再瘦弱的多肉也能够开出花来。”
张欣然老师《让自信自强推开世界的门》从一中育人理念出发,述说着她对师德的理解。 “意志刚毅,奋勉进取”,这是天津一中育人十项对于“自强”的解读。自信自强是每一个人必备的重要品质,更是每一个孩子推开“世界之门”的强大力量。
程芃老师《教育与爱同行》,她在平凡的工作中,用爱在孩子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,用爱拨动孩子的心弦,引导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,让教育与爱同行。
吕颜岐老师《音乐之美,爱的礼赞》,吕老师作为音乐老师,她尽她所能保护孩子们内心的小小世界。她始终相信,音乐之美之于世上的人都具有不可替代性。她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中,用音乐之美,传递爱的礼赞。
郜玥老师《轴,也是一种师德》,以独特的视角诠释着对师德的理解。郜老师认为守教育初心,担育人使命就是她轴的方式。作为一名音乐老师,郜老师在每一个细小的工作中都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!
李妍卓老师的《爱与责任 用心践行》,李老师用爱和责任诠释着对师德的理解。从教七年,作为党员教师,李老师始终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,不忘教育初心,用心践行爱的教育。
田蕊老师《我 的 三 颗 心》,从自己的名字“蕊”字入手进行演讲。在教育中她始终坚持三颗心:真心、爱心、恒心。田老师用真心热爱职业,用爱心对待每个学生,用恒心去坚持她这一生热衷的事业!
孔丽君老师《不忘初心,做教育的筑梦人》,十年岁月更迭,但孔老师心中对“好老师”的精神内涵从未变过。对于何以为师,她用自己的言行给出了最佳的答案:以信仰、以学识、以仁爱、以情操。她不忘教育梦想,始终坚守着教育初心!
沈欣然老师《那一刻,只能是我》,沈老师用真挚的语言讲述了在停课不停学期间,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傍晚,她如何在20分钟之内找到班上一名离家出走的孩子的故事。沈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这份职业的责任感,这也是她对师德的理解。
王金凤老师《将心比心,给学生最适合的教育》,她把自己当学生,走进学生的秘密花园;她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,发现学生自己都未曾看到的优点;她把学生当老师,成就师生的共同恒久幸福人生。她将心比心,给学生最适合的教育!
郑婷婷老师《化春之路》,她把教育比作一场化春之路,在这条路上她一直用爱温暖着、融化着学生的心灵。她认为师德的艺术在于春风化雨,在于润物无声,而她也一直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自己对师德的理解。
“爱”源于高尚的师德,“爱”意味着无私的奉献。教师对学生的爱,是稳固的、深厚的,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,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,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,帮助孩子们推开世界的门。
通过这次演讲比赛活动,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、展示风采的实践平台,也是弘扬我校“正己修德、谨研善教”的教风,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,引导全体教师自觉增强了“立德树人,教书育人”的荣誉感和责任感。
|